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强大的精神支撑。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改革的思想智慧,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慧滋养。 一 指出:“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是善于变革的民族,正是不断,让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崇尚创新创造、主张革故鼎新,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精神禀赋。《诗经·大雅·文王》记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说的是周文王登位后,革故鼎新,励精图治,百姓安居,国家焕发出新气象。《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不断革新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尚书·康诰》倡导“作新民”,激励民众创新。《管子·正世》主张“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批判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想。《周易》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顺乎天而应乎人”“生生之谓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等来说明革故鼎新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这些重要思想和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进取姿态和变中求新、新中求进的精神追求。受这种革新精神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宋代王安石变法到明代张居正变法等,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生动的变革实践,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党的以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引用“不日新者必日退”和“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求我们要根据时代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工作策略和方法,顺应形势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引用“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告诉我们世易时移,形势变化产生新情况、带来新问题,过去合理的现在不一定合理,过去有效的现在不一定有效,制度和措施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断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更新理念观念。引用“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和“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等,说明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阐明中国进行改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利于民”“周于事”,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社会制度才能变得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快更好。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智慧,要增强思想自觉,不断深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又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推动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的浓厚改革氛围。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使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 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其核心是强调重视人民、取信于民、关心民心向背、把人民视为国家的命脉。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意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富民”是改革能够取得成效的手段和基础,“治国”是改革的任务和目标。贾谊认为,为政者要“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理念,传统民本思想所蕴含的“亲民、爱民、重民、利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 党的以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告诉我们改革必须依靠人民,改革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引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强调要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惠民利民的实事做实、好事办好。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要“以百姓心为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与基本价值取向,既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又根据时代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智慧,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牢价值取向,走好新时代。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努力使改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尊重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破解各种改革难题的智慧和力量。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的实事,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 指出:“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中国古代先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察万物之源,总结出许多富有哲理、超越时空价值的思维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整体思维、全局思维,强调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体现了中国人注重把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辩证思维,强调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一分为二”“合二而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和而不同”“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启示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推崇“践履”“躬行”,具有“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重要元素。古人讲的“知、行常相须”“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等就是“知行合一”实践精神的具体体现。 党的以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引用“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强调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的领导和我国制度。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贯穿改革全过程的主题。引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启迪我们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注重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综合各方面条件加以权衡,深思熟虑后再付诸行动。引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启迪我们推进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稳。胆子大不是蛮干,蛮干一定会导致瞎折腾。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标,积小胜为大胜。多次强调“为政贵在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并引用“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来阐述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以来,以为核心的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改革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智慧,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道路、坚持人民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不断探索新的改革路径和方法,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灵活的思维来应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聚焦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围绕短板弱项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出一批改革举措,释放改革红利。因时因势而变,不断根据内外形势的变化调整和完善改革策略。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系统集成相结合,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推进和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次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当好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作者:王仕国、何兵兵,分别系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均系江西省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